2017年以来,湖南省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故频繁发生。
截至7月12日,全省已报告因食用有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故141起,报告发病人数473人,死亡23人,中毒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毒蘑菇中毒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
近日,湖南省食安委办下发紧急通知,采取五大措施切实加强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故防控工作,坚决遏止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。
毒蘑菇又称毒蕈,为大型真菌的子实体,食用后对人可产生中毒反应。毒蕈中毒主要发生在物种分布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,中毒病例分布地区与物种自然分布地区基本一致。毒蕈的毒物谱中未知种类占77.09%,已知毒蕈以鹅膏科、牛肝菌科为主,所致中毒患者数占已知种类毒蕈所致中毒患者数的92.32%。
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一般与蘑菇类型密切相关,亦可以交叉出现,当进食蘑菇后出现以下症状要考虑毒蘑菇中毒。小毒蝇菇、密褶黑菇等中毒一般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,如呕吐、腹痛、腹泻;毒伞、白毒伞等中毒一般表现为中毒性肝炎,如右上腹不适、皮肤、眼睛和小便变黄;部分毒蘑菇中毒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,如大汗、流涎、流泪;还有一部分中毒则可出现血尿、肌肉疼痛等表现的溶血症状。
|